
做亲子鉴定18年,我见过的故事比《知音》精彩多了
婚姻能包容的东西特别多
在DNA鉴定所,一条默认的规则是,不要相信任何人。
同住一个屋檐下的亲人,同睡一张床的夫妻,可能也并不了解对方曾经干过什么。诸如爷爷睡了儿媳妇,富商成为“回头客”的情节,因为发生过太多,甚至无法被称为奇遇。
唯一可能指向诚实的,只有存放在鉴定所两个大冰柜里的样本。
总的来说,没人能预料这里会发生什么。真相究竟如何?只有鉴定师们能让它们开口说话。
存放在冰柜里的样本
鉴定所的客流量,通常在学生寒暑假和大年初七达到巅峰,高出淡季百分之二十几,据说酒精、吹牛和聚会往往是一切怀疑的开端。
除了顾客,抱着猎奇心态前来探访的媒体也络绎不绝。在新闻报道中,写作者们最爱用的一个标签叫做“婚姻粉碎机”。
要镇住这样一家DNA鉴定所,必然得有个撑得起场面的老板。如果你在这里见到一个遇见谁都能侃侃而谈、好茶相待的中年女人,那就是邓姐。如果你见到的是一个能和撒泼顾客不留情面、拍案对骂的凶悍女人,那也是邓姐。
入行十八年,邓姐见过形形色色的案子。能跟她做朋友都是件值得吹嘘的事情,她曾有朋友说,“鉴定所里的故事,可比《知音》精彩多了。”
曾有一家四口来找她做鉴定:父亲、女儿、儿子,和女儿生的孩子。在法院工作人员的讲述中,他们需要确定谁是孩子的亲生父亲,来判定谁给女儿的孩子支付抚养费。
邓姐乍一听懵了,“父亲是谁,你带来了吗?”
一个更让她震惊的回答接在后面。
在DNA鉴定所还有哪些离奇的故事?
人们为什么要来做DNA鉴定?
做亲子鉴定会给婚姻带来什么变化?
本文为转载发布,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态度,不代表我方观点。澳洲印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,文章或有适当删改。对转载有异议和删稿要求的原著方,可联络 [email protected]
你需要登录后才能评论 登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