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华人在新西兰开了一家“特殊”中餐馆,食客基本是本地人!如今无奈关店…
“很自豪,我觉得这也算是一种文化输出。”
谈到把中餐馆做成外国年轻人也喜欢的样子时,“半路出家”投身餐饮行业的王先生,给出了这样的答案。
但如今,他的店要关门了。
01
突如其来的结业公告
很多惠灵顿以外的朋友,都是通过这则结业公告,而知道红山餐馆的。
在经营八年之后,由于疫情等诸多因素影响,红山餐馆不得不在7月底遗憾关闭。
从新西兰媒体Stuff也对此做了详细报道可以看出,这家中餐馆在当地人心目中,的确占有一席之地。
在餐厅的结业公告留言栏里,短短几天就有700多人诉说着对红山的不舍。
有人含泪挥别:
“为你们心碎,这里的员工、氛围、食物都太好了。”
“Noooooooooo!那里承载我们太多美好回忆了!”
“不要!!!!我爱红山!”
“老铁们众筹不?”
有人准备在关店前来一波回忆杀:
“或许我们到时约一波?”
“要的!”
“走起!”
不知各位是否发现,无论是媒体报道也好,还是留言评论也罢,里面清一色都是非中国人的身影。
没错,这是一家成功打进本地顾客市场的中餐馆。
02
另辟蹊径
造就本地Kiwi集体回忆
中式风格的装修,闪耀的Disco球,投影卡拉OK,一群年轻Kiwi忘情歌唱——这组搭配有点奇怪,但也不失热闹。
这就是红山餐馆的日常。
和很多新西兰的中餐厅不一样,这里更像是多种不同店铺的混合体。八年前开张时,店家就是以此作为卖点推广。
王先生介绍,国外中餐馆之间的竞争也是很激烈的——咱华人谁不是见多识广,尝遍大江南北,要是一个餐馆没几道拿手菜,根本做不出名堂。
面对如此境况,红山于是决定另辟蹊径,采取了现在的模式:将中国菜,与酒吧、还有在国外还算挺新鲜的唱K文化结合在一起,推向本地人市场。
店里的唱K系统是店家咬咬牙从国内淘过来的,花了两万多刀。
不过,这也让红山成功在惠灵顿站稳了脚跟。
“现在的客人,很多都是当年刚到能喝酒的年纪时就开始光顾的了,以前的学生现在都长大成人了。”
03
疫情的煎熬
王先生是3年前从朋友手中接手红山餐厅的。
王先生以前在国内从事传媒行业
之前在国内的传媒行业摸爬滚打十多年,他对品牌和定位的嗅觉也比一般人要来地灵敏——红山的模式让他觉得可以放手一搏。
于是,刚从国内回到新西兰的他,就从“有过餐厅工作经验”的普通人,摇身一变成为火爆中餐馆的老板。
起初经营得的确红红火火,营业额也蒸蒸日上,这家本地中餐爱好者口口相传的老店,年轻人们的“集体回忆”,也平平稳稳地迈入第6个年头。
然而每个周末必定爆满的景象,在那一个时刻戛然而止。
2020年,疫情席卷全球。
新西兰连续封锁和限制室内聚会人数等防疫措施,让包括红山在内的全国餐厅遭受前所未有的冲击。
成也萧何败萧何,没想到本来是优势的大场地,疫情期间反而成为了他们的负担。
而且就算好不容易熬到疫情稍微缓和了一点,生活成本危机又来了。
王先生举了一个例子:在疫情发生之前,20升食用油的价格是38刀,如今得花78刀。
而且作为一家餐厅,将成本转到菜品价格上是不切实际的。
“我们一道20刀的菜,加价也只能加到22或者23刀,绝对不可能加到40刀的。”
王先生和前餐馆员工
而且红山位于惠灵顿CBD,“在家办公”直接削减了一大半客流量。加上边境封锁,餐厅请人越来越难,王先生自己也不得不亲自下场。
04
压垮餐馆的最后一根稻草
命运似乎真的很喜欢和人开玩笑。
其实如果只是上面提到的困难,餐馆兴许再多熬一段时间,挺到疫情有所好转,重拾辉煌。
压垮他们的最后一根稻草,是一个无法避免的因素——建筑抗震检测。
红山位于惠灵顿市中心一栋大楼下的转角位
惠灵顿是个地震频发的城市,有关部门每年都会对当地建筑物进行检测,看看是否符合抗震标准。
就在今年,检测部门要求红山所在的大楼,进行整栋建筑物的维修加固。
一开始大楼方面跟他们说的维修时间是三个月,但很快就改成了六个月。
大楼需要维修,红山也要关门
最后,由于大楼需要整栋维修,维修期又变成了两年整。
关店两年显然不可能,但重新找一个市中心四百多平的临街店铺,然后重新装修营业也不太实际,于是关店成为了唯一选择。
店门口贴出“再见红山”的宣传单张
这个决定并不容易,但也无可奈何。
05
明天会更好
就像结业公告底下的留言一样,红山的即将离别勾起了许多本地人的回忆,有人甚至将之称为“一个传统时代的落幕。”
可能有人会说,这种“四不像”的餐厅,不能被称作中餐馆。
对此王先生也承认,红山不是一家“严格意义上的中餐馆”——90%的客人是本地Kiwi,主营的粤菜和川菜都是根据他们的口味调整过的,餐桌也是按照本地人的用餐习惯布置的。
“我们也是在不断尝试,一开始也不知道能不能被人接受。”
而且在疫情之后,他们也做了别的新尝试,例如加入了烧烤等新的菜品,希望吸引更多顾客。
但就像一开始王先生说的那样,他把这看作是一种文化输出。
“很自豪,我们把国内流行的那一套带过来,并且本地化了。”
一群Kiwi顾客在餐厅内唱K
而对于餐饮业在目前面临的困窘境况,王先生表示政府再向餐厅们发补贴,其实也于事无补。
以他们店为例,疫情到现在,他们的营业额实际上已经恢复得七七八八,但由于成本上涨,利润率已经掉到了本来的50%左右。
他呼吁,政府真正要做的,还是要把各种成本压力降下去。
王先生说,自从结业通知发出之后,已经有很多中餐馆的老板向他抛出了橄榄枝,希望把红山的模式,带到他们的店里。
“目前还没想好,再看看。”
本文为转载发布,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态度,不代表我方观点。澳洲印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,文章或有适当删改。对转载有异议和删稿要求的原著方,可联络 [email protected]
你需要登录后才能评论 登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