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凌晨2点,男星在300w人面前直播上厕所?网友:这味太冲了......
“快快快,他要拉shi了!”
4月23日,新裤子乐队成员庞宽开启了一场为期14天的直播,刷爆了居里朋友圈。
在2.5x2.5的高台上,有铺盖、木凳、马桶、70瓶矿泉水和20盒自热米饭......
他吃喝拉撒,任君观赏。
他蹦迪、睡觉、玩手机,网友笑:“我养了个电子宠物”。
但人们最关心的是,他怎么拉撒。
每隔2分钟,弹幕就冒出一句:“今天拉了吗?”跟肛肠科医生查房一样。
开播至今,300多万观看,10w+礼物,微博热搜上到倦。
有人一边笑他Sb一边半夜偷看,有人一边聊哲学一边期待拉稀。
然而,40多年前,这行为艺术就被人玩坏了。
更疯批,更“变态”。
1979年,一个叫谢德庆的28岁青年,决定把自己锁在3.5×2.7×2的笼子里,度过365天。
这一年,他不阅读、不写作、不交谈、不听收音机不看电视。
他提前写好声明,请人公证:不管发生啥,都是我活该。
笼子里,只有一小床、一水槽、一铁桶。没有时钟。
好友负责清垃圾、送食物,每天一样的菜。
像坐牢?但坐牢还能放风,还能唠嗑,谢德庆在那憋了一个月,嘴都沤臭了
到了第3个月,这哥们觉着自己马上就要炸了,可声明在那,死就死吧。
他靠食物辨认时间,每天都在墙上用指甲划一横。
划完365横时,他放出来了。
出来大半个月,他吃啥吐啥,话不能讲,见人如见鬼。
当时,全世界都觉得他是个傻X。
然而,30年后,这项名为《笼子》的作品,却被供奉在纽约古根海姆博物馆大厅,惊现于北京UCCA艺术中心。
名震天下的行为艺术之母阿布拉莫维奇,甚至尊称谢德庆为——大师。
其实在此之前,谢德庆在街坊口中就有了名儿:
黑工、疯子、神经病。
1950年的最后一天,谢德庆出生在台湾省。
妈妈是虔诚的基督徒,老爸是卡车公司老板,家里有不少地,不缺钱。
但他爸更不缺老婆,一娶就是5个,一生就是15胎,小谢排第12。
在街坊眼里,这小谢,怪。
他学画画,留长发,听摇滚,读尼采,高中没念完就说要投身艺术。
家里有料,他开过画展,最出名的作品叫《描红》,就是在纸上拿红笔画圈圈。
23岁,他得到了一台Super 8相机,决定干一票大的。
于是,他创作了人生第一个出圈的行为艺术——从2楼跳下来。
然后把两只脚踝全摔断了。
这下他出名了,整条街都知道谢家出了个癫佬,直播跳楼哇。
但小谢一心为艺术,岂容三姑六婆亵渎?他心生一计:要去世界艺术之都——纽约。
怎么去?跳着去。
脚没好全,小谢就跑去参加海员培训,家人阿弥陀佛:哥儿终于懂事了。
谁料,1974年小谢登上赴美轮船,却在费城跳船跑了......
一落地,他就花150美元打了一部飞的,让司机直奔纽约。
他回忆:“师傅以为我被追杀,开得很快,整辆车像飞在夜空中,也飞向我的艺术梦~”
可一到地儿,懵了个盖茨比......
说话,不懂英语,工作,没身份证,这还艺啥术啊?
然而,艺术天才小谢很快找到了用武之地——
搞清洁、洗盘子、跑工地。
因为害怕被警察抓走,他街都不敢出,整整四年,连纽约长啥样都不知道。
可就在这种绝境下,小谢还要搞艺术。
把头埋粪坑憋气、吃炒饭吃到呕吐、拿半吨石膏板压自己,最后将锁骨压断了......
他一想:这不行,没进博物馆,先进火葬场了.....
小谢灵机一动,与其破坏,不如重建。
他给老妈打了个电话:妈,我想建个笼子把自己锁起来,赞助点钱吧。
妈妈给他打了1w美金,只有一个条件:别被抓了。
谢德庆用这1w块,完成了《笼子》,惊呆了美国佬。
老外天花乱坠写了上万字解读,怎么讽刺阶层,怎么揭穿黑暗。
谢德庆只说了一句:“孤独,时间即孤独,生来便孤独。”
接下来,他又吓尿了整个艺术圈。
1980年,谢德庆开启项目《打卡》。
顾名思义,天天打卡,每小时打一次卡,打足365天。
比起《笼子》,这次可以聊天看书逛街,只一点不好——
一年睡不得一个囫囵觉。
为了准时,他买了12个吵死人的闹钟,防止出错,每天视频监控、人员签字。
打卡声中,他从光头变作长发,光影留痕,365日被浓缩成365秒。
结束时,谢德庆的打卡照糊了整整一面墙,触目惊心。
你会发现,每天的长度参差,这是因为就算12个闹钟,也有起不来的时候。
像不像周一的你?
当时,艺术界称他为“全世界最忙的人”。
他们将其比作西西弗斯,希腊神话中,他将巨石推上山顶,又滚回原点,永无止境。
然而,1983年清华美院袁运甫教授看完后却表示:“大为震撼,但不理解。”
因为咱父母那一辈人,还没流行打卡,到点敲钟,回家吃饭。
但40年后,我们却惊叹谢德庆不是艺术家,他是预言家。
现在的你,掐点打卡、周末补班、老板半夜打语音、甲方周末要方案......
甚至有人说:嘿~这不是咱哺乳期妈妈吗?
“别说1h一次,我一个晚上爬起来20次。”
多年后,谢德庆笑眯眯说了一句扎心话——
只要有一口气,人都得“工作”。
1981年,谢德庆第三个1年艺术横空出世——《在户外》。
这一年,他不准进入任何建筑物,乞丐还有天桥底,他连瓦遮头都没有。
他睡在沙滩边,半夜涨潮差点拜拜了。
他坐在店门口,老板嫌臭就要拿棍殴。
恰逢那年美国冷到狗都不出门,河水结冰,谢德庆在路边生火,流浪汉看他跟看异形一样。
因为实在太脏,他被警察抓走15h,那是他一年里唯一一次破戒进入建筑物。
消息传回老家,老爸想送他进疯人院。
你说他为啥?他也不知道。
只知道某天他经过教堂,牧师欲给他避寒并传教,谢德庆只回了一句:
不必了,我的母亲就是上帝。
他就这样度过了一年,没病没痛,甚至都没人发现他是个黑移民。
谢德庆一夜爆红,一位叫Linda的艺术教师看他的作品着了迷:
好自虐,好深奥,我好喜欢。
记住第一天Linda的眼神
1983年,她决定和谢德庆完成作品《绳子》。
两人绑在一条2.48m麻绳两头,不能有肢体接触,生活一年。
一开始,Linda以为高山流水遇知音,聊聊艺术眨眼就过。
没想到,谢德庆压根没学过艺术,英语烂得要命,鸡同鸭讲眼碌碌。
最离谱的是,每天Linda都要去学校教书,谢德庆也跟着,月底发工资,一人一半。
很快,两人越看越烦,甚至棍棒相向。
某天谢德庆在洗澡,一身泡泡,Linda急火攻心,把滑溜溜的他拽了半条街。
熬到最后一天,Linda眼神都在刀人,刚把绳子剪断,她就跟撞鬼一样掉头疯跑。
再看一眼,都TM要吐了!
后来,《广州日报》将这项艺术称为:
现代夫妻关系以及现代人际关系生动而透彻的揭露。
妙,太妙了,这不就是萨特说的那句:
他人即地狱吗?
四个“一年”,谢德庆圈内封神,纽约现代美术馆主管彩虹屁吹爆:
谢先生简直是个神话。
奈何名是出了,钱却没有,大伙就看个热闹。
1985年,谢德庆五部曲面世——《无》。
这一年,他不看艺术、不创作艺术,不进画廊博物馆。
这不就是摆烂吗?
就是摆烂,他自己坦白:确实想不出来了,只好这样。
也对,谁敢说摆烂不是生活的一部分呢?
1年后,他又搞了一个花活:13年计划。
这13年里,我创作,我绘画,我搞艺术,但我不发布。
2000年元旦0点,他公布了这个计划的报告:
“我活过来了。”
那是他49岁的第一天,无人知道他这13年到底创作了啥。
唯一知道的是,那十几年,他去了几个城市,都混不了一口饭吃。
最后回到纽约,做回了建筑工人。
他把画过的96幅画全卖给了一个台湾老乡,一共50w。
他用这些钱买了一套房子,一间在布鲁克林的老阁楼。
一住22年,谢德庆今年已经72岁。
他主要收入,都来自那几个行为艺术的展览,再无其他。
2012年,当他的作品在纽约展出时,他对着全世界说:
对不起啊,请不要叫我艺术家,我已经不会创作了。
人们追问:那你到底想表达什么,想揭露什么?
老谢乐了一句:
我这一生就擅长浪费时间,无论国王还是乞丐,生命都是在浪费时间。
因为改不掉的闽南乡音,他F H不分,所有的Life都念成了赖糊。
他说:
赖糊就是无期徒刑,赖糊就是岁月流逝,赖糊就是自由思考。
多年后,他终于回到了台湾省老家,爸妈没了,房子塌了,他在那片摔断腿的平地上,无言独立。
这40年来,谢德庆饱受争议,有人夸他是行为艺术的圣人,有人笑他是哗众取宠的弄臣。
他素来不善言辞,茶壶里面倒饺子。
但那时,他轻轻叹到:
记录,只是物证。
相信,我才存在。
可回答他的,只剩一地瓦砾。
本文为转载发布,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态度,不代表我方观点。澳洲印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,文章或有适当删改。对转载有异议和删稿要求的原著方,可联络 [email protected]
你需要登录后才能评论 登录